相关安排如下。
一、服务对象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各“青少年之家”所在辖区有刚性托管需求的学生。
二、服务时段
各“青少年之家”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期数和每期时间,原则上每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。
三、服务内容
聚焦暑期青少年“看护难”问题,合理组织志愿者提供作业辅导、集体游戏、文体活动、阅读指导、综合实践、兴趣拓展等服务。不得组织集体补课、讲授新课。
以“团团讲述生命至上 青青知悉安全第一”为主题,通过故事分享、案例分析、情景模拟、交流互动等青少年“听得懂、喜参与”的方式,广泛普及防溺水、防触电、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。
广泛开展“少年强”青少年体质提升活动,以“健康知识+基本运动技能+专项运动技能”体育教学模式,引领青少年参与健康运动、培养体育爱好、增强体质意识。
四、工作要求
通过动员暑期“返家乡”大学生、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团队、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、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队、少先队辅导员、医疗卫生志愿者等团队和个人,组建志愿服务团队。有条件的“青少年之家”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青年社会组织提供服务。
五、信息宣传报送
各“青少年之家”在活动期间和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宣传总结工作,深入挖掘优秀服务团队、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,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推广。
各区县团委在统筹“青少年之家”扎实开展好服务的同时,要通过各级电视、报纸、网站等媒体和微信、微博、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积极推送相关新闻稿件信息。有关特色亮点、创新做法、基本经验、工作成效请及时报送至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。
关键词: